(一)建設總體思路
大外三部黨支部嚴格按照新時代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總體要求,堅持“思想引領、教學中心、科研助推、服務強院”的主旨,圍繞學院中心工作,充分發揮每位教師的特長和優勢,加強骨幹教師隊伍及團隊建設,以“黨建+家文化”思想建設為統領,嚴格對标看齊,勇于創新推進,為課程思政聚合行動、基礎學科水平提升工程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。
(二)建設總體目标
大外三部黨支部在前期教學團隊建設和特色共建活動的基礎上,結合系部專業特色和工作重點,探索“家文化”浸潤理論下黨建思政引領新方法,依托教學、科研、服務“三位一體”的黨建引領模式,堅持“黨建賦能,四強四築”的支部工作方法,積極構建“‘一體兩翼’三核四基”特色黨建工作模式,即“一個黨支部堡壘主體,兩大特色共建雙翼,三個核心教研團隊,四大基礎功能陣地”。以“強化戰鬥堡壘,發揮兩翼支撐,打造核心團隊,築牢基礎陣地”為基本目标,持續創新、穩步推進、深入學習、圍繞發展、強化責任、建強隊伍、豐富載體、改進作風,努力做到教育黨員有力、管理黨員有力、監督黨員有力、組織師生有力、宣傳師生有力、凝聚師生有力、服務師生有力,切實提升黨支部工作水平和工作實效。
(三)具體建設方案
1.強化一個支部堡壘作用
思想建設方面,多形式、多樣化、常态化開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和黨史主題教育活動,深入開展課程思政行動,将思政學習和思政教育融入日常教學、科研工作和各項活動中,定期交流學習體會、開展思政研讨、宣傳學習成果,切實引導支部全體黨員堅定理想信念、增強黨性覺悟、提升黨性修養。組織建設方面,規範和完善支部各項日常管理制度,對重點大項工作,制定專項制度,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、有據可依。開展富有特色的組織生活會、主題黨日等黨建活動,增強全體黨員的組織意識、集體意識、團隊意識,切實提升黨支部的組織力、凝聚力、戰鬥力。作風建設方面,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,實行師德師風“一票否決”制。充分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範和示範引領作用,在攻堅克難和重大任務中,成立黨員突擊隊,堅持有困難黨員先上。加強對黨員先鋒模範的宣傳和激勵,在支部形成人人學習模範、人人争當模範,團結奮進、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。
2.發揮兩大特色雙翼支撐
積極響應國家提出的“軍民融合”和學校提出的“區域融合”号召,充分發揮外院優勢,搭建軍地合作、區域合作共建平台,推動伟德官网下载客户端“區域融合、特色共建”品牌工程的深入發展。繼續聯合陸軍軍事交通學院(鎮江校區)開展“軍民融合”共建活動,開展“國家安全語言文化體系”合作共建,構建富有實踐特色的英語交流平台,推動國家安全語言文化體系建設與研究,實現優勢互補,合作共赢;深入挖掘兩校“船海精神”、“江海精神”、“邊防精神”的思政内涵,聯合開展富有船舶特色、海洋特色、軍事特色的課程思政教育。積極聯合鎮江市教育局開展“區域融合”共建活動,開展中小學教師師資培訓,同時結合部門多語種文化優勢,開展小語種翻譯、文化交流等活動,切實為地方經濟和教育發展提供服務支撐。
3.打造三個核心教研團隊
充分發揮支部黨建對業務工作的引領作用,以支部黨員為核心,依托部門教學任務分工,打造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、雅思英語教學和非通用語教學三個教學科研團隊。圍繞學校、學院“十四五”規劃建設重點内容,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、重點教材建設、四、六級和大英競賽輔導、一級學科點建設等大項工作。充分發揮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,着力解決“新文科”改革背景下,外語教師在職業發展轉型過程中存在的思想困惑、實踐困難和發展困境,充分發揮團隊力量,引導教師轉變思想、團結協作,順利走出發展轉型困境,在教學科研和其它各項業務工作上取得新突破。
4.築牢四大基礎功能陣地
圍繞支部主要工作任務,以高等教育的四大主要功能為基本導向,着力抓好“教書育人、科學研究、社會服務、文化傳承”四大陣地建設工作。一是以“立德樹人”為根本目标,築牢教書育人工作陣地;二是以“科技強國”為根本目标,打造學術科研工作陣地;三是以“融合發展”為根本目标,拓展社會服務工作陣地;四是以“文化自信”為根本目标,推進國際交流、文化傳承發展陣地。